在国内,Segundo Volante这一足球战术专业术语被译为“组织型后腰”。可以说,这便是万恶之源的由来。

时至今日,我们提起组织型后腰一词,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意大利传奇中场皮尔洛的影子,这也无怪乎就连某百科上对组织型后腰的释义都是错误的了。

我们通常认为,组织型后腰起源于安切洛蒂治下的AC米兰,2002/03赛季,他让皮尔洛由10号位前腰改踢6号位后腰,而组织型后腰便由此诞生。

由于最后4种战术角色的都是偏组织型的后腰位,我们通常会将他们混为一谈。其实皮尔洛这一类型的球员在战术角色划分中是属于节拍器,那么组织型后腰到底是什么呢?

与其他后腰战术角色不同,组织型后腰是唯一必须需要双后腰体系才能存在的角色,他们的场上站位会相对靠前。

在防守端,他们会承担部分防守职责,主要负责纵向空间的防守,但更多的防守任务会交给他们的后腰搭档去完成。

这是组织型后腰最基础的战术定义,他们更像是介于拖后组织核心、全能中场与防守型中场三者之间的特殊存在。

由于翻译的问题,只看到字面意思的我们通常会认为组织型后腰最强势的能力一定是组织调度皮球,但事实并非如此。

上图AC米兰的后腰球员弗兰克·凯西上演了一位组织型后腰最为经典的持球推进,他利用自己的身体对抗优势以及盘带技巧,迅速将脚下皮球推上对方进攻三区,成为场上进攻的后置爆点。

依赖他们的纵向推进能力,球队能够在夺回球权的一瞬间摆脱防守,迅速发起进攻。而在前场压迫打法盛行的今日,组织型后腰能从6号位上推进进攻的能力,亦是破除对方前场紧逼的法门之一。

与8号位上的全能中场相比,组织型后腰不会太过频繁地前插,但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也会及时出现,成为那个关键的得分先生。

足球是关于空间的艺术,在同一空间内你拥有比对手更多的球员,那么你获得优势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

而组织型后腰的出现,使得球队在前场进攻中会多出一个接应点与得分点,而当对手落位防守停当,从后排突然插上的他们会成为一处防守空白点,而对方的防守也将由此混乱。

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中,组织型后腰大部分时间内都会只局限于纵向空间的攻防跑动,他们不会像坎特一般去进行覆盖全场的跑动。

从狼队组织型后腰登东克尔的跑动热点图中,便可见一斑。他出现的区域大部分集中于中场右侧,其次便是本方禁区及对方禁区。

在本方控球时发起攻势时,组织型后腰的站位会大幅前压,他们甚至会前提至10号位区域,与同侧边锋平行站位以策应进攻,而后在肋部区域吸引对方防守,直到前插直禁区前沿制造威胁。

在尤文主帅萨里的战术构架下,攻势主要由两翼边后卫发起,左右边锋皆内切禁区制造威胁,而在此战术下,球队不需要埃姆雷·詹的纵向跑动与前插,而是需要一位坐镇中场的组织调度者。

在广义的足球战术角色中,我们将能够在本方禁区与对方禁区间上下往返的中场球员统称为“B2B型中场”,而组织型后腰便是其中之一。

强劲的身体对抗能力以支撑他们在控球时的持球推进,而充沛的体能以支撑他们在两个禁区间往复折返。

由于战术构建与球员个人风格,组织型后腰往往只会承担球队纵向空间的防守职责,这也使得只有与防守型球员搭配扬长避短,他们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而凯西饱受红黑军团球迷诟病的踢球不带脑子、防守空间太小,一部分是受限于战术安排,一部分是受限于科特迪瓦人自身能力风格,而最后一部分便是受限于他如今的后腰搭档并非以防守见长。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